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9/25卞毓麟: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认识和探索火星的?
- 09/25卞修武:数十年钻研只为阻断癌细胞“补给线”
- 09/25曹操妻妾十几位,为何独爱娼妓出身的卞夫人,
- 09/25曹操坐拥铜雀台, 为何独宠娼女卞夫人? 说出原因
- 09/25[韩星]卞正秀的女儿刘彩媛,与众不同的身材美貌
卞修武:数十年钻研只为阻断癌细胞“补给线”
原标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
数十年钻研只为阻断癌细胞“补给线”
卞修武 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词汇,它往往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怎样把癌细胞这种恶性细胞管住、管好?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数十年不断钻研的课题。
9月22日,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卞修武获科技突出贡献奖。他带领团队历时数十年磨一剑,用科技“透视”癌症发生发展的秘密,使重庆市肿瘤血管病理学研究跻身国际前列。
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离不开血管为其输送养分。阻断了这些“补给线”,就能防止癌细胞的生成和转移。上世纪90年代初,卞修武读博士期间,就把肿瘤分化和血管生成确定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显微镜下的无数个日夜,卞修武领衔的科研团队对5万多例肿瘤标本病理切片进行逐一分析,对多类型肿瘤微血管形态、结构及免疫表型特征进行了病理学研究,总结提炼出肿瘤微血管的特征与类型,发现它们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结局有密切相关。
他们首先提出了“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概念,认为不同肿瘤之间,血管存在表型异质性(差异性),并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从而形成了肿瘤血管病理学研究领域。
为了探明肿瘤血管起源和表型异质性发生机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卞修武团队在国内率先研究脑肿瘤干细胞。他们在国际上率先从人脑少突-星形细胞瘤中成功鉴定了仅占肿瘤细胞总量约1%的肿瘤干细胞;2009年,以卞修武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中首个肿瘤干细胞项目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
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卞修武团队首次提出并证明肿瘤干细胞触发和参与血管新生的“三通路”假说,这三种路径分别是:肿瘤干细胞与新生微血管是近邻,它可以产生更大量的血管生成因子,“引诱”血管新生和延伸向(旁分泌通路);肿瘤干细胞还具有直接变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潜能,直接参与血管生成(转分化通路);肿瘤干细胞还可以通过构建肿瘤细胞间通道,形成无内皮的“模拟血管”(血管拟态通路)。“三通路”首次揭示了肿瘤血管生成的始动细胞机制。这表明肿瘤干细胞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癌症的重要靶标,
为了阐明肿瘤干细胞在癌症发生和复发转移中的“种子”作用,团队深入研究了“侵袭性肿瘤干细胞”的来源病理生物学特性及组学特征,发现肿瘤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系统证明iCSC是肿瘤侵袭、转移和复发的关键细胞,开创了CSC血管免疫微环境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为靶向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
凭借一系列卓越的科研成果,2012年卞修武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和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正是在深入肿瘤血管生成和治疗干细胞研究的基础上,卞修武创建了“国家新药创制肿瘤干细胞技术平台”,建设形成了“肿瘤干细胞研究”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使重庆市肿瘤血管病理学研究跻身国际前列。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卞修武带领团队主动请缨逆行武汉,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40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和病理诊断工作,建立了目前已知范围内全世界数量最多、病理数据最齐全的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库,填补了新冠肺炎诊疗规范中的病理学空白,为临床救治危重症患者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深入开展新冠肺炎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文章来源:《理科爱好者》 网址: http://www.lkahzzzs.cn/zonghexinwen/2020/0925/476.html